国际能源署:可再生能源报告节选

2021-05-28 09:17:43 江苏省企业技术改造协会 32

2020年11月,国际能源署发布《2020年可再生能源报告:分析和预测至2025年》。报告分析了太阳能光伏、风电、水电、生物能源和地热在2020年的装机量增长情况,并认为可再生能源在2020年依然增长强劲,可再生能源行业虽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新冠疫情影响,但已快速适应挑战。报告针对上述可再生能源2021年直至2025年的发展进行了预测,并提出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将超过传统石化能源。报告的最后回应了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六大热点问题,并提供了具有参考价值的思路。

一、2020年可再生能源装机情况分析

可再生能源在2020年的增长情况

国际能源署数据显示,202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净容量比2019年增加近4%。202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新增装机容量超过198吉瓦,再创新高。2020年,风电和水电装机容量分别增加8%、43%,太阳能光伏装机容量保持平稳;兴建更多公用事业规模光伏发电厂;由于经济危机使得个人和企业重新调整投资重点,分布式光伏系统的增速降低8%。

太阳能光伏

2020年全球太阳能光伏新增装机容量接近107吉瓦,较2019年有稳定增长(与5月更新的的市场报告相比,预测上调了18%)。国际能源署月度部署数据显示,3月至4月期间,公用事业规模项目的施工有所放缓,但是在5月中旬施工进度迅速恢复。

风电

2020年,风电新增装机容量达到65吉瓦,较2019年增加8%。应对新冠疫情的措施导致2月份至4月份期间许多国家的陆上风电建设工作因为供应链中断和物流问题而严重放缓,但海上风电建设工作因为项目前置期较长而没有受到疫情太大的影响。2021年,预计风能新增装机容量将达到68吉瓦,其中海上风电7.3吉瓦,主要是因为随着欧洲主要国家和美国均出台了灵活的试机截止期限,此前受到耽搁的陆上风电项目开始陆续投入运营。

水电、生物能源和地热

全球年度水电净增装机容量在2020年增加了18吉瓦以上,主要得益于中国大型项目活动略有提升。中国几乎一半的新增容量均来自乌东德水电站(10吉瓦)安装的第1批机组;每套机组容量为850兆瓦,2020年已有多个机组投入运营。亚洲是第二大增长来源,占到全球新增容量的24%,其中占比最高的国家分别是老挝、印度、尼泊尔、越南和印度尼西亚。得益于土耳其兴建了多座大坝及葡萄牙抽水蓄能,2020年欧洲水电也实现了增长。

新冠疫情对可再生能源市场的影响

① 新冠疫情也没能阻止可再生能源发电创造新的纪录。

② 生物燃料行业受到新冠危机的严重影响,导致出现20年来的首次萎缩。

二、几种可再生电力的预测

太阳能光伏

预计2021年全球太阳能光伏新增装机容量将继续创下新纪录,达到近117吉瓦,较2020年增加近10%。虽然中国取消补贴政策影响了光伏电厂的发展,但其他国家的公用事业规模发电厂将实现强劲反弹。印度和主要欧盟市场(法国和德国)为了满足拍卖招标的截止日期,公用事业规模项目开发强劲反弹。

风电

2022年,全球年度装机容量将恢复至2019年的水平,主要是因为中国和美国等主要市场补贴政策到期,但是其负面影响被欧洲的快速增长所抵消。在风电新增装机容量中,海上风电装机容量的占比在2022年将达到15%,较2019年增加50%。这主要得益于欧洲主要市场的加速建设,以及法国、韩国、越南等新兴市场有大量装机投入运营。预计在2022年之后,美国也将进入到大规模的海上市场行列。

水电、生物能源和地热

水电的装机容量增幅在2021年和2022年继续扩大,年度增幅达到28吉瓦,主要得益于中国两大顶级项目投入运营。这两大项目分别是乌东德水电站和白鹤滩水电站,总装机容量达到26吉瓦,预计将分别在2020年至2021年(乌东德)和2021年至2022年(白鹤滩)投入运营,新冠疫情对其施工前置期的影响较小。这两大项目竣工之后,中国2023年至2025年平均每年增幅预计将放缓至4.7吉瓦,其中抽水蓄能占到年度增幅的一半以上。

欧洲和印度将引领可再生能源的迅猛增长

2021年,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容量将创造增长近10%的新纪录。两个因素推动这一加速,从而达到自2015年以来的最快增长。首先,在建设和供应链被打乱的市场上,推迟的项目开始运作。在主要市场中,美国、印度和一些欧洲国家政府迅速采取措施,允许开发商将原本在2020年底截止的项目,延期至政策或者拍卖截止日期后几个月内完成。其次,美国、中东和拉丁美洲等市场将在2021年继续增长。得益于成本的持续下降和不间断的政策支持,这些地区疫情前的项目流程推进的十分稳健。

2025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将超过传统石化能源

预计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在总发电量中的占比预计将超过煤电,达到33%。水电仍然是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最大来源,但是水电占比在2024年将首次降至50%以下。在预测期内,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和预计将翻一番,达到略超4000太瓦时的规模。

2020年至2025年期间,可再生能源预计将满足全球新增用电量的99%。在欧盟和英国,新增可再生能源发电量预计将达到新增用电需求的9倍。在美国则达到3倍。在大部分发达经济体中,可再生能源将替代过时淘汰的煤电设施。中国和印度可再生能源预计将占到新增需求的65%,但是东盟国家的新增发电量仍然以化石燃料为主,阻碍了可再生能源占比的进一步上升。

图片关键词

▲2019年至2025年用电需求量增长及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增长

到2024年,风电与光伏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超过煤电

预计2023年至2025年期间,平均每年太阳能光伏新增装机容量在主要案例下将达到130吉瓦,加速案例下将达到165吉瓦,在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容量中的占比达到60%。在未来五年,公用事业规模太阳能光伏的发电成本预计将再减少36%,使光伏成为大多数国家增加发电量的成本最低的途径。

2020年至2025年,陆上风电成本将降低15%,但是审批难度和社会接受度等非经济因素仍将继续限制风电的迅速发展。同时,2023年至2025年期间,年度陆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预计将达到2020年的两倍。

图片关键词

▲2020年至2025年,各种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新增净装机容量

三、值得关注的趋势

风能和光伏在公共政策以外的增加量

尽管发生了新冠疫情,但对可再生能源的政策支持依然强劲。自2020年3月以来,一些政府推迟了风能和光伏拍卖的实施时间,但疫情并未导致任何重大政策目标或激励措施取消。实际上,欧盟、中国和日本等地区和国家已经宣布了雄心勃勃的脱碳计划和长期近零排放目标。

风电和太阳能电力被削减的程度

在中国和德国等主要市场,2010-2017年期间风电和光伏发电的调减量增加了20倍,其中大部分增幅来自中国。总计有250太瓦时的各种可再生能源发电被缩减,几乎相当于西班牙的全年用电需求量。如果这些电力可以调减或储存起来,那么就可以减少180Mt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美国2018年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3%。

中国在2011年至2017年期间持续大幅调减间歇性可再生能源7%-20%。同期,德国、西班牙、美国和澳大利亚也开始大幅调减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在2017年达到将近20太瓦时。

各国政府对可再生航空燃料的部署

新冠疫情给航空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打击。2020年上半年航空出行需求比2019年减少了将近60%,新冠疫情给航空产业造成的经济损失可能达到4200亿美元。各国政府纷纷出台措施支持航空公司渡过危机。政府的支持政策可以分为4类:直接财政补助,比如说直接承担薪资或因为疫情导致的财务损失;通过国有银行提供政府贷款;为商业银行贷款提供政府担保;通过提高航空公司中的政府持股比例进行直接注资。截至2020年8月,全球政府已经为航空业提供了760亿美元的资助,预计全部资助总额将达到1080亿美元。随着更多航空公司寻求政府支持,未来几个月里这个数字很可能还会增加。遗憾的是,大部分政府支持政策都没有附加要求企业改变环保和气候相关行为的条件。

图片关键词

▲提供给航空业的财务支持

清洁能源激励计划进展

截至2020年10月,世界各国政府已宣布的能源相关生产和消费刺激计划多达4,700亿美元。激励形式主要是返点、奖励、贷款和税收减免。这些措施大部分是为了救济因为新冠疫情导致经济下行而受到影响的公共和私营企业或消费者。

可再生船用燃料的使用进展

海运占到2019年全部能源领域二氧化碳排放量的2.7%,是交通行业排放量的1/10,对气候的影响超过欧盟任何一个成员国。如果不采取措施减少海运的温室气体排放量,那么随着国际贸易活动越来越频繁,长期来看,海运对气候的影响也将会大幅增加。因此,国际海事组织提出到205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绝对值减少50%(相较于2008年)、到2030年使单次运输活动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40%的长远目标。

可再生能源发电的主要投资者

2018年以来,多家大型石油和天然气企业在战略规划中对可再生能源发电产生了越来越浓厚的兴趣,投资方式包括股权投资、直接开发或者电力承销。2020年,由于许多项目已经完成融资并正在建设中,油气企业的参与度增加超过50%,达到8吉瓦以上。依据油气行业气候倡议成员已公布的目标和战略,大型石油和天然气企业在新可再生能源发电容量上的投资在未来5年里预计将增加到现在的10倍。但是,推动可再生能源增长点将主要是已制定强有力减排政策目标的地区的石油企业。因此,预计从目前到2025年,主要石油企业可再生电力容量增长中,95%将来自欧洲企业。美国和中东的石油生产商尚未在其减排战略中宣布重大的可再生能源目标。


025-8320 9516
电话咨询
邮件咨询
在线地图